
10月28日,广州通信中心(广州海岸电台)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十四五”规划实施以来,该中心在航海保障通信领域的成效。
截至今年9月30日,该中心通过多种通信手段,累计播发海上安全信息99万份,接收数字选择性呼叫遇险报警和安全测试信息近140万次,成功处理紧急遇险通信84起,协助救助船员730人,为水上交通安全筑起坚实防线。
推动通信服务与航运经济深度融合
“十四五”以来,该中心在通信服务领域探索创新,聚焦通信保障能力提升,推动通信服务与航运经济深度融合,初步构建起覆盖海上通信全链条的服务体系,赋能海上经济。
该中心研制多项服务举措,为特定航线不同场景提供定制化通信保障。构建“动态监测+智能响应”模式,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开展船岸协同测试,通过电子围栏保障航行安全;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航线建立无线电干扰监测机制,借助甚高频站点标注与覆盖分析,快速响应船舶遇险呼叫。
同时,面向高风险海域与海上新业态,该中心打造“预警—处置保障”全周期服务链。还依托航保数字服务系统为海上风电场等新业态构建“电子预警+语音提醒+ AIS跟踪+气象联动”安全体系,自动识别进入船舶并预警提醒,实时跟踪船舶动态,极端天气加密气象播发。
另外,立足不同船舶需求,构建“分类服务+全周期保障”体系,并配套建立覆盖船舶故障、医疗救助、遇险求救等八大场景的应急通信体系。
优化机制提升海上安全保障效能
会上介绍,为筑牢海上安全防线,该中心通过推进合署值班工作、优化NAVTEX播发机制,提升海上应急响应与信息获取效能。
在提升海上应急响应效率方面,该中心与广东海事局指挥中心开展合署值班试点。在该局指挥中心部署相关设备并安排技术人员24小时值班,收到遇险求救信息后,值班人员迅速核实,确认险情后立即上报搜救中心,协调航保系统资源,必要时播发搜救信息,参与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置。同时,利用多种通信方式配合开展船舶点验,确保通信畅通、船员履职到位。
在提升船员信息获取效能上,该中心建立航警播发超时统计和智能删减机制,通过建立NAVTEX播发时长统计机制,并在国际国内相关业务标准框架下优化NAVTEX播发规则,大幅提升规范航行警告发布水平和安全信息播发效率。
为十五运筑牢无线电安全屏障
十五运即将举行,此次该中心为赛事无线电保障工作成员单位,正全面推进无线电安全保障。
会上介绍,该中心派出专业人员驻点全运会测试赛及正式赛比赛广州地区6个项目场馆开展无线电保障,主要负责无线电设备频率登记与保护性监测,排查非法信号与干扰源等工作,确保计时、记分、广播等关键设备通信顺畅和区域电磁环境总体可控。
前期已累计派出12人次参与相关演练培训,目前,根据赛事场馆布局特点,筛选出4个临近水域的重点场馆开展周边水域无线电频率保护性监测,已完成多项监测任务。下一步,将继续派员参加赛事场馆现场无线电保障,加强重点水域航道监测与干扰排查,维护良好水上电磁环境,助力全运会圆满举办。
南方+记者 张子俊
通讯员 彭泊
配资行业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