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海报新闻 姜洋 邓云峰 报道
最近,一位被网友称为“深圳卷尺哥”的小哥火了,两年来,他带着一把卷尺穿梭在深圳大街小巷,专门给公共设施“找茬”。令人意外的是,这位“卷尺哥”所到之处、所指之弊件件有落实,几乎“秒整改”。网友纷纷点赞“深圳速度”的同时,也发出疑问:是不是有位专门盯着账号的领导?“今天发布明天解决”的速度是哪来的?
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周剑明回应,其实他们没有“盯着账号的领导”,但是深圳有一套盯着民生事项的平台和机制。
以前政务服务叫“接诉即办”,去年他们探索“未诉先办”,主动从网上发掘线索。从去年到现在,主动发现线索17万条,目前已经建立5000多条工单跟踪闭环。
从“被动等待诉求”到“主动挖掘痛点”,转变的不只是工作方法,更是治理理念的深刻跃升。前者是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” 的后发式应对,治理始终追着矛盾跑,难免存在滞后性;而后者则是 “民有所盼,我有所为” 的前瞻式布局,通过主动下沉、技术赋能,将治理触角延伸至诉求未显的 “毛细血管”,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。这种转变,让城市治理既有精准的“尺度”,更有了民生的“温度”。
配资行业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