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叮佳
报料邮箱:news@ngzb.com.cn
今夏,瀑布速降、溶洞桨板等户外运动新项目在社交媒体火爆出圈,吸引大批寻求刺激的年轻人追逐体验。近日,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调查发现,广西多地也涌现出此类项目,但其潜藏的诸多安全隐患引发不少人担忧。
速度与激情
体验瀑降游客数量显著增长
“顺流而下时,强烈的冲击感与疾驰的速度格外刺激,也相当解压。”刚刚在桂平市体验过瀑布速降的市民小文告诉记者,自己是被网络视频“种草”的——画面中体验者穿梭于山水之间,显得非常酷,他立马约朋友报了名。
▲瀑降活动惊险又解压。受访者“刀锋”供图
与小文经历相似的年轻人不在少数。在社交平台搜索“瀑降”“溶洞桨板”等关键词,户外探险俱乐部的推广信息随处可见,并标注着“新手友好”“零基础可玩”“专业教练全程指导”等标签。
展开剩余82%广西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工作人员透露,瀑布速降项目往年仅有几十人参与,但今年暑期他已接待两三百人,不少是全家前来纳凉避暑的。常规路线的5~15人团队,通常配备2~3名教练随行,每人费用400元至650元不等,满员即可成行。
▲组织户外活动的群聊发布的安全提示。
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进入一个活动群聊,发现群内几乎每日组织不同户外项目,明确标注“高血压、低血糖、心脑血管疾病、精神疾病及传染病患者禁报”,但对参与者实操经验无任何要求。
“看大家玩得欢,应该没问题。”报名溶洞桨板的市民张先生坦言,零基础的他曾犹豫过,但“教练全程跟随”的承诺最终打消了他的顾虑。
▲市民正在体验桨板项目。受访者“刀锋”供图
刺激背后风险无处不在
有游客曾被困近7小时
瀑布速降是否真的“新手友好”?市民李女士至今仍对瀑降过程中的惊险经历心有余悸。日前,她在南宁上林县初次体验瀑降项目时,便遇到瀑布水量突增的情况,急流瞬间淹没队员头顶,幸得教练及时救援。随后,他们一行人被困悬崖近7小时,最终全靠教练吊运脱险。
李女士认为此次事件暴露活动的多重问题:未规划紧急撤离路线,发放的护具过于简陋,缺失护膝、护腕及救生衣等必要装备。此外,事后李女士也并未收到组织者的任何经济补偿和情绪安抚。
▲与李女士同行的队员被困水中。受访者供图
拥有十余年户外运动经验的网友“刀锋”告诉记者,瀑降常见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三方面:一是绳索器材使用不当引发事故;二是高空坠物,包括落石或水瓶、眼镜、手机等个人物品意外坠落;三是天气骤变、蛇虫袭击等,徒步进出峡谷时同样可能遭遇意外。他强调,运动项目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参与者,更与教练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紧密相关。
此外,“刀锋”也补充道,以瀑降为例,活动组织者及教练需具备专业的SRT绳索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组织经验,使用规范的专业绳索装备,并为参与者配备符合一定标准的专业攀登头盔、静力绳、安全带及专业救生衣等装备。部分组织者为压缩成本,选用无认证标识、不符合使用标准的廉价劣质头盔、下降器和安全带,存在巨大安全隐患,缺乏专业知识的消费者往往难以辨别差异。
▲瀑降活动需要配备规范的保护装备。受访者“刀锋”供图
尚无明确监管主体
安全责任该谁担
记者调查发现,目前瀑布速降、溶洞探险等户外运动项目,尚无统一行业标准、准入门槛及明确监管主体,导致行业整体仍处于“野蛮生长”状态。
对此,南宁市户外运动协会副秘书长李承恩指出,攀岩等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需经体育部门审批监管,但非赛事性质的户外活动缺乏专门管理办法。同时,户外运动项目种类繁多、差异显著,单一规则难以全面覆盖,进一步加剧管理难度。大多数涉及绳索操作的户外项目亦无强制性持证要求,主要依赖行业培训认证作为能力参考,消费者参与时如同“开盲盒”。
业内人士强调,参与者务必客观评估自身体能及心理承受能力,不逞强、不盲从,方能使这场“勇敢者的游戏”安全且尽兴。
▲市民正在体验瀑降项目。受访者“刀锋”供图
理性参与
这份安全指南请收好
为帮助消费者规避风险,记者整理了一份户外运动安全参与指南——
查资质:确认户外探险俱乐部是否合法注册。核实教练是否持有中登协山地户外指导员证、红十字救护员证等专业资质,并通过其社交平台账号查验活动组织经验。以瀑降为例,建议选择具备5年以上绳索运动领域经验的教练。
看装备:行前了解装备品牌及认证标准,现场重点检查绳索、头盔、救生衣、下降器等关键装备是否与介绍一致且完好无损。同时查验生产日期,确保其在有效寿命内(如安全带、绳索等织物类器材寿命通常≤10年,金属器材无统一年限规定)。
问流程:确认行程是否包含详细安全培训(含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),是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。
评自身:孕期、经期女性,患高血压、心脏病、恐高症、癫痫、习惯性脱臼等疾病者及大病初愈者应避免参与。新手需充分评估自身体能与活动强度匹配度,优先选择低难度路线。
买保险:鉴于户外活动高风险性,行前需与组织者确认是否需自行购买户外运动意外险。若由组织方统一购买,建议选择高额度领队险或组织责任险,并明确保障范围,避免保险公司拒赔。
留证据:保留报名凭证、行前通知、培训记录等材料,以便维权。
快来!南国早报送福利啦!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配资行业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