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跑得更快,更是让世界知道,中国速度的科学逻辑与方法理论。”10月28日,暨南大学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(下称“中心”)训练基地在该校番禺校区启用。该基地是一个集训练、科研、康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田径训练平台,由暨南大学与广东省体育局联合管理。它的启用,成为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实体化建设的新标志。
“让世界知道中国速度的科学逻辑”,暨大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训练基地启用
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成立于2021年,由中国田径运动员、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苏炳添领衔,主要开展短跑技术、体能训练及运动康复研究。(相关阅读>>苏炳添不仅研究自己,还要组团队研究自己)
“我们希望科学研究能成为推动速度项目进步的核心力量,让每一项研究都与赛场紧密相连,让每一位年轻运动员都能在科学指导下释放潜能。”苏炳添介绍,成立四年以来,中心坚持将科研、科学研究、训练实践结合,已取得阶段性发展成果。
他表示,中心组建了一支结构多元、优势互补的专业力量,包括长期服务国家队并参与奥运备战的科研骨干、一线教练员与技术专家、青年学者以及高水平运动员。
在硬件设施方面,中心训练基地已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跑道、多功能力量训练房、运动员专用食堂等,为运动员提供了全方位的训练与生活保障。
此外,中心还设置了康复治疗与医学保障团队,为运动员的长期训练和竞技状态提供损伤预防、赛后恢复、功能重建与体能恢复等系统保障。
谈及未来发展计划,苏炳添表示,中心将加强青少年选才与人才梯队建设,建立青少年速度能力评估体系,并计划在两年内设立“中国田径青少年训练基地”,科学选才、精准培养,为国家储备一批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速度人才。
同时,中心还将加强专项训练与体能优化研究,探索高水平运动员力量、耐力、节奏与动作协调的优化策略,打造速度、能力一体化的分析系统,实现训练过程的数字化、可视化与智能化。
暨南大学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训练基地启用
苏炳添坦言,随着年龄的增长,自己会将更多精力转向体育教育,“我现在要做的,是回馈体育,推广田径项目,给青年运动员创造更好的环境,虽然角色变了,但我对田径的热爱从未改变”。
采写:南方+记者 谢望海 陈伊纯
拍摄:南方+记者 谢望海
剪辑:南方+记者 万稳龙
配资行业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