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052D驱逐舰可以说是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,毕竟去年还在船坞里的那个系列,今年都开工下水了,到目前为止,至少已经有7艘052D浮出水面了。估计总数已经接近38艘,许多网友也都在猜,随着新批次的052D快要全部完工,‘九千岁’通用驱逐舰是不是就快来了呢?这中间又遇到哪些难题呢?
从卫星图像看,南方吉安娜船厂那个岛上的港池正在注水,似乎又有新舰要下水了。估计可能是38号052D吧。不久前山东舰还和两艘没有编号的052D出现在同一画面,今年可以说是052D出现得最频繁的一年。也就意味着,上一批建造的052D差不多都已经完工,开始入列服役了。那接下来,会怎么安排呢?
一直在想,接下来是继续造052D,还是换个思路开始新型通用驱逐舰,这事情老让人纠结。毕竟,054A之后又出了054B,052D也难免的升级,以应对全球海军格局的变动。说实话,上次新驱逐舰的建造还得追溯到11年前,2014年开工055大驱,三年后2017年就正式下水了。055大驱发展快,三年就搞出一个来,052D的速度只会更快。因为通用驱逐舰是加快建造的主力,队伍里的“打工人”,所以到底继续大批量搞052D,还是另辟蹊径开发新型,真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关于新型通用驱逐舰,网友们的看法已经变得比较明确,从之前的百花齐放到现在的思路清晰,大家基本都觉得新通驱会是一艘排水量控制在8500到9000吨左右的放大版052D,也被叫作“九千岁”了。不过自2023年开始,新的052D改进型已经搞了起来,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,“九千岁”还没完全准备好,仍需要用大量的052D来补充。这么个情况,新驱逐舰面临的难题都有哪些呢?我个人觉得主要有三点。
第一点,关于定位的问题。要是“九千岁”单纯把排水量从7000吨扩到9000吨,配上更先进的相控阵雷达、反隐身雷达,再装上更多的垂直发射系统,战斗力当然是有明显提升,但花费也会飙升不少。这样一来,会不会和055大驱的定位差不多?这种“多加点水”的办法,被认为不如多造几艘055和052D,性价比高得多,实际上,情况也验证了这一点,055和052D都推出了新的批次。
第二点,关于排挤效应。海军这个行当,真挺费钱的,光一艘舰艇的造价就得几百千万,压力山大。而且,驱逐舰属于高端装备,弄一支技术过硬的舰员队伍,也是个不小的投入,还得花不少时间去磨合、调试,耗费人力资源不少。更别提日常维护、零件更换,甚至中期大修,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,真是“一分投入,九分维护”。
不过呢,像两栖攻击舰、航母、那些先进潜艇,比起驱逐舰还要花钱多,比如用电磁弹射的076航母造价贵得很,加上无人舰载机啥的,成本还能继续攀升,维护也没少头。有此一说,出现了个排挤效应。要是在052D和055已经能应付的情况下,“九千岁”这型号,真是非得急不可?这些钱,是不是还能用在更重要的方面,比如加强水下力量,可能更划算点?
第三个方面嘛,技术发展这块,像俄乌冲突中无人机的崛起,给第四代坦克的未来走向提供了不少启示。不过目前还没有那种大规模海战的场景,唯一能观察到的,就是胡塞对航母的戏耍。这反倒让我们后续新型通用驱逐舰的技术路线变得挺复杂的,问题不在于方向少,而是在于太多了——电磁武器、激光武器、防御无人艇、反潜加强……怎么排序优先级,怎么把握主次,都得花时间琢磨,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。
在某个时间点之后,我们的装备发展已经不太依赖俄式或美式的参考了,整体的装备水平其实已经领先于西方了。未来的通用驱逐舰要怎么设计,估计只能靠自己摸索了。要是能来场强度比较高的海战,反倒能帮我们明确一些发展方向,可惜俄罗斯的表现太失常,实在没法看。
目前“九千岁”新通驱的情况还挺扑朔迷离,要是等完工的052D新批次还一直没露面,那接下来就只能继续改良052DM,来提升战斗力了。也许新通驱的出现还得跨越这三个难题,还得再等一段时间才行。
配资行业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