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足协这回总算是发火了,还信誓旦旦地说要 “坚决捍卫中国足球的尊严” 。听到这话,我就忍不住想问问:你们倒是说说,这尊严到底打算咋 “捍卫” 啊?难道光靠嘴巴说一说,发个声明,就能让这些年堕落得不成样子的球队一下子走上正轨?这几年国足啥表现,全国老百姓可都看在眼里,脸都丢光了,他们却跟没事人似的。
要想捍卫尊严,得拿出实际行动来啊,成绩才是最有说服力的。就靠一张声明、几句空话,谁能信呢?再看看那些所谓中国足球的 “改革” 思路,说得那叫一个头头是道:要建立省级联赛,得有资金、人才培养,还得有合作机制…… 听着好像挺美好,可现实咋样呢?这些 “改革措施” 能不能真正落实,还是就只是纸上谈兵一场空?改革的关键一直都没变,足球是靠实力说话的,光喊口号、搞形式,难道就能让队伍冲出亚洲、走向世界?别做白日梦了。
昨天我看到一段网友评论,简直一针见血:“你们要爱我,关心我,呵护我” 。你们猜这是谁写的?我看啊,就是那些平时暗地里幻想自己在 “关怀” 球队的官员们。整篇都在 “呼吁”,好像足球成了一只需要国家全方位保护的小兔子,成绩不好,责任全在别人,自己一点问题没有。明明踢得稀烂,却还围着 “尊严” 打转。这尊严,是在赛场上赢回来的,可不是靠做做样子装点出来的。
足球可不是什么诗词字画,拿来把玩的玩意儿。它代表着拼搏、荣誉,是团队凝聚力的体现。中国足球早就把 “尊严” 扔得老远了。每次大赛出不了线,媒体和球迷一顿大骂批判,大家都习惯了。最后留下的除了愤怒和失望,就只有一堆骂声和不靠谱的承诺。你要喊 “捍卫尊严”,那就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来证明,不然,这所谓的 “捍卫”,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。
那些所谓的 “改革” 和 “宣言”,能不能别总停留在口号上?说白了,这不就是自己骗自己,顺便骗骗外界嘛。中国足球的问题,大家心里都清楚。资金不够、人才断层、青训体系荒废,再加上管理层的 “官僚作风”,一环扣一环,哪能一下子就有改变?别以为喊几句 “振兴”“复兴”,就能一夜之间扭转乾坤。这种光喊不做,没有实际行动方案的做法,不过是给自己和外界营造点 “正能量”,假装鼓舞士气罢了。
你瞧瞧,现在不光男足不行,连女足都不被重视,还指望能有个真正尊重足球的圈子?中国现在有钱了,人又多,市场还大,可体育这条路咋就走得这么艰难呢?这可不是钱的事儿,是态度和责任心的问题。很多时候,球队成绩都能反映一个国家的 “自尊”。咱们以前不是常说 “国家队就是国家脸面” 嘛,可现在呢?丢人的不是足球,而是管理和体制。
居然还有人一本正经地说,取消男足,派省队出战,说不定是条 “出路”。这能信吗?把一群不咋地的队员凑一块儿,再加上不成熟的打法,能扛起 “国家” 这两个字的责任?我都能想象到,到时候比赛说不定成了 “省队洗澡比赛”,估计连国旗国歌都顾不上了。虽说听起来荒唐,但保不准还真有可能,现在啥奇葩招没有啊。
可笑的是,真正丢人的还不是这些荒唐想法,而是咱们把 “国足” 名号给了那些 “混日子” 的队员。他们嘴上整天喊着 “为中国拼搏”,实际上是在给自己捞好处。每次比赛没成绩,挨骂的可不只是队员,更多的是整个制度。有人就说了,踢一场输一场,到底是谁把中国足球的尊严丢得粉碎?就是那些把 “脸面” 换成 “金钱” 的人。足球可不就讲究个面子和荣誉嘛,有点成绩,才能真正站稳脚跟。
这几年,国足差不多成了 “全民笑话”。每次出国比赛,都跟闹笑话似的。有人说,场场输球的队伍都不好意思叫 “男足”,怕给中国丢脸。在国际赛场上,一场像样的比赛都没有,连拼命的勇气都没有,还谈什么 “尊严”?有时候我就琢磨,这尊严到底该谁给?到底是在国际上踢球的水平丢人,还是国内的管理水平丢人?
有人气不过就问:为啥中国足球连个像样的 “国家队” 资格都快没了?看看那些排行榜,名次一路下滑,都掉出前十、前二十了,还谈啥 “尊严”?那些喊得震天响的 “尊严呼声” 和打了鸡血一样的 “振兴计划”,在事实面前根本没用。为啥?因为没人真正为这份责任负责,钱也好,口号也罢,都不靠谱,实力才是关键。
回过头想想,这事难道就这么算了?我们难道还要继续骂骂咧咧,喊喊口号,然后等着下一个 “突发奇想” 来 “挽救” 足球的 “英雄”?我真是看够了。这帮人,不努力不实干,就会说空话喊口号。就好比一个人挂着 “足球振兴” 的大旗,却连点实际事都办不成,把事儿搞得乱糟糟的。
可能有人觉得我太偏激、太刻薄,觉得我们还得重新认识 “足球的重要性”。但你们想想,都过去这么多年了,中国足球还是老样子。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出现真正能让中国足球站起来的人呢?这就像看一场没有结局的戏,演得再好,最后也只能尴尬收场。到底谁还在期待一场 “真正的逆转” 呢?这事儿真能就这么过去?还是我们就打算坐在这儿,一次次迎接尴尬和失望?
配资行业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